0537-6776917

    疫情对旅游景区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探讨

    发布日期:2020-02-23 16:19:55 来源:孔子文旅集团



        目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文化和旅游行业主动采取措施积极参加疫情防控,也在积极为行业自身走出疫情困境而付出努力。
        在此背景下,笔者将旅游景区作为探讨对象,系统性分析了疫情对景区影响的五个主要表现方面,以及受影响对象的四个方面差异,为景区因地制宜制定应对策略和措施提供基础。同时,对疫情后游客出游和消费行为的变化进行了多维度观察,归纳出了可能呈现出的五个新特点,提出旅游景区当前应对疫情的五大策略,为景区疫后工作提供一些市场引导。
    疫情对旅游景区影响的主要表现
        根据目前疫情防控态势和旅游景区的自身发展规律,可以梳理出疫情对旅游景区的主要影响表现为五个方面:
        第一,带来直接营收损失。从124日起,随着全民阻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打响,我国90%以上旅游景区纷纷关停,这就直接形成了旅游景区游客被清零和春节黄金档期颗粒无收的严重影响。
        第二,带来间接成本损失。随着疫情防控的时间持续,旅游景区面临节前投入、维护成本、资金断裂、还贷压力、场租支持、人员工资、社会其他支出等的间接影响也将更加突出;从各方面的报道和数据看,收入归零但支出刚性的这一形势较为严峻,景区可能面临入不敷出的风险。
        第三,对经营者和管理团队的能力及心理考验巨大。我国70%的旅游景区,尤其是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景区,其经营者和管理团队水平还不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破坏和连锁式影响,往往会感到束手无策和压力山大,短时间内也会对经营主体心理上产生负面效应。
        第四,将对景区形象及发展势头产生潜在影响。全民防疫情形下,景区承担社会公益责任是第一位的,如果发生防控工作不力或不当的情形,将会严重毁坏自身的公众形象;另外,景区营销推广的持续性被打断,游客对景区的关注度也会转移或下降,也亟待需要修复游客信任及联系度。
        第五,对景区渠道及行业生态系统有所影响。疫情不仅仅是对旅游景区的重创,也对我国文化旅游产业整体上产生深远的影响,景区的行业生态环境、供应链渠道及其服务商也严重受挫,线上平台和线下旅行社,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企业,旅游服务设施及交通都有待慢慢恢复。
    疫情对旅游景区影响的对象差异
        从此次疫情的影响大小上看,我国旅游景区因地区、类型、性质和基础的不同,也将存在着景区间的影响差异,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景区因地域或区位分布不同,影响程度不一样。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形成的气候差别,同比而言,对东北、华北、西北过冬型景区的直接影响较小,而对南方冬季温暖而春季来得较早的景区,则产生较大的直接影响,如海南省的景区。
        景区因资源类型不同,影响程度不一样。北方滨海、湖泊、避暑、红色、探险等冬春季冷线景区所受到的直接损失较小,都市旅游、民俗风情、节庆活动、古镇和避寒类景区的直接损失则最大。
        景区因经营性质不同,影响程度不一样。由于景区分为政府派出机构管委会经营、国有企业经营、事业单位经营、民营私营企业经营、合资企业经营、集体经营等类型,则存在着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的差别,此次疫情下,中小型民营或私营企业遭受的影响最大。
        景区因规模及原有基础不同,影响程度也不一样。景区规模游客量原本不大、春节前投入较少、日常维护和常规支出不多、债务财务量不大的,则影响相对较小,反之则影响较大。
        综上所述,在我国景区普遍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每个景区还需结合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影响评估分析,以此为量身定制应对疫情影响的方案打下良好基础。
    疫情后游客出游和消费的新变化
        疫情开始后,从大家在网络上的评论和留言可以观察出,买口罩消毒水”“看手机”“买菜贵”“还贷压力大”“要丢工作”“开店亏大了”“更无聊了”“陪家人”“长胖了”“做饭”“买健康险”“省吃俭用”“健身器材”“该存钱了”“生二胎”“家庭矛盾16个高频词句,这些信息也将间接反映出疫情后游客出游和消费的一些新变化,可以归纳出五个特点,为景区疫后工作提供一些指引。
        一是心有余悸,4—6个月内消费有节制。疫情期间,人们因居家时间长形成的出游意愿比较强烈,然而也将仍然存在着戒备心理,游客会选择避开人群密集和空间封闭型的景区或景点。
        二是更加关注景区卫生安全状况。游客会对景区环境卫生和健康状况会提出更高要求,包括对景区接触物的消毒情况、环境卫生清洁情况、卫生设施建设情况、人群聚集安全情况、人群健康监测情况、安全应急体系情况等方面会有更多考量。
        三是对家庭自驾游方式更加热衷。由于陪家人的习惯形成,家庭成员氛围也不断改善,使得家庭自驾出游在疫情后将更加活跃;近距离出行的周边游和中长距离自驾游将成为景区的重要客群。
        四是对户外健康自然主题景区更为青睐。游客对康养型、亲子型、田园自然型、郊野风情型等景区偏好会更强,露营、野营、徒步、户外运动、休闲农业等景区项目也将更受欢迎,这会倒逼景区在旅游产品、业态和项目的健康理念与内涵上进一步提升。
        五是疫情后游客市场阶段性特征明显。第一阶段是市场复苏期可能呈现出的游客拥挤度低、总量不大、消费水平降档、远程游客偏少等特点;第二阶段市场增长期可能呈现的游客量大、报复性消费多、旅游高峰到来等特点;第三阶段市场回归平稳期将呈现出的正常年度和季节性旅游周期特点。
    旅游景区应对疫情的策略建议
        基于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的形势及影响,以及疫情后旅游市场和游客消费行为的新变化,提出旅游景区当前应对的五大策略。
        第一,坚决服从全民抗击疫情大局,景区关停而防控行动不停,以此展示出良好的景区社会担当和公众形象。提高政治站位,积极贯彻和落实各级政府的疫情防控要求和措施,关键时期应坚守阵地,做好各种疫情信息的宣传教育,凝心聚力传播行业正能量,勇于承担社会公益责任。
        第二,要有定力,沉着冷静地解决活下来的关键性问题,挺过难关。对大多数景区经营者及管理团队而言,保持健康、稳定情绪、不怨天尤人的冷静思考动态度至关重要,积极依靠团队智慧和在线专家的力量来评估风险、研判形势、寻找生存出路,对国家部委、各级政府和行业政策要主动收集、获取并及时转化。
        第三进一步苦练内功,重新审视景区发展未来并调整经营思路,为开园复工做好细致准备。在保持疫情防控与政府同频共振、企业能活下来的前提情况下,利用关停这段时期,对景区发展转型、经营策略调整、财务管理优化等做一个系统性的思考并形成方案。细致完善景区相关管理制度,开展员工在线培训,做好设施环境的精心维护,不脱离市场而实时更新景区信息,把景区精心维护到一个开工前的最佳状态。
        第四,疫情后重点加强景区健康、卫生和安全环境建设,全方位融入自然、生态和健康理念。优先完善景区公共卫生管理和应急体系,补齐环境卫生和健康设施的短板,购置充足的应急物质储备与保障。在发展模式和理念上、产品和项目建设上、营销和品牌塑造上,不断朝着生态健康的目标愿景升级。
        第五,不断强化景区的在线服务能力、行业联动能力和风险转移能力。进一步夯实旅游企业的在线业务,发展虚拟体验景区和相关在线体验产品,完善景区智慧化和大数据系统。进一步促进景区融入文旅大行业生态系统之中,建立更加通畅的协作网络和业务渠道,以强化景区应对风险的综合自救能力和系统性保障能力。另外,编制景区专项的风险应对方案,形成风险规避、转移、分担等措施,力争做到有能力同时抵御多风险叠加所带来的影响。
    (作者系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张树民:对旅游业“快战疫”的“慢思考”

    下一篇:那些不应该被遗忘的济宁古八景

推荐新闻


  • 关注集团公众号

  • 关注一码游济宁

  • 一码游济宁平台

  • 集团营销部

    0537-6776930